MBR膜組件,膜生物反應使用技術工藝分析-福州致誠環??萍加邢薰?/h1>
產品介紹
1.MBR膜介紹
膜絲材質:PVDF材質+編織管復合增強
產品規格:7、10、15、20平米/片(根據客戶需求可定制)
公稱孔徑:0.1μm
膜纖維內/外徑:1/2.1mm
適用對象:各類MBR污水處理工藝
工作溫度:5-45℃
過濾方式:負壓抽吸過濾
長期耐受PH范圍:1-10
2.PVDF中空纖維膜優勢
膜絲壽命長:PVDF材質+編織管復合增強,無斷絲現象;
產水水質高:平均孔徑:0.06μm可去除微生物(包括兩蟲、細菌和病毒),
保證提供安全可靠的出水水質;
耐氧化良好:能耐除強溶劑外的所有鹽、酸、堿、芳烴、鹵素等介質;
永久親水性:特殊工藝保證膜絲永久親水;
更強抗污染:除親水性外,獨特的結構設計進一步提高抗污染能力;
技術指標
帶內襯PVDF簾式膜組件的包裝、儲存和運輸
1.包裝:
內包裝:每片膜片外套塑料薄膜,端口密封。
外包裝:每4片膜片裝進一只瓦楞箱內,特殊情況會采取木箱包裝,如果是成品膜機架則木箱包裝或者瓦楞紙外包裝。
2.運輸
帶內襯增強型PVDF簾式膜在運輸過程中應避免碰撞、擠壓、雨淋、烈日暴曬、冰凍和機械損傷以及嚴禁在膜組件上方堆放重物以防止對膜組件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傷。
3.儲存
帶內襯增強型PVDF簾式膜組件應該儲存在室內,且無腐蝕性氣體存在
帶內襯增強型PVDF簾式膜組件儲存環境溫度為5-45℃,不與易燃易爆物混合存放,遠離火源
帶內襯增強型PVDF簾式膜組件堆放時建議最多不超過20片,超高堆放會對膜片造成不可修復損傷
MBR的基本工藝流程以及系統設計
1.MBR系統工藝流程概述
MBR污水處理系統通常包括調節池、生物曝氣池和清水池三個部分。污水經格柵除去大顆粒雜質,進入調節池。由污水提升泵進入兼氧反應池去除氨態氮,(當污水中的氨氮含量較高時,建議采用兼氧反應池。任選)然后,進入膜生物曝氣池。在膜生物反應器中,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生成COD達標的水,再由表面有大量微孔的分離膜處理后的水與池中的微生物分離。處理后得到的中水,儲藏在中水池中,中水池的中水除了可以回用外,還用于膜組件的反沖洗。為了防止藻類和細菌生長,在中水池中應定期投放少量藥劑。
2.膜通量設計
3.膜池容積設計
按停留時間和BOD容積負荷分別計算,取大值。
一般處理生活污水時,停留時間4~6h;
BOD容積負荷:1.2kg/(m3?d);
當處理其他高濃度有機廢水時,需經過實驗確定各參數。要求脫氮,脫磷時,除了考慮BOD外,還要考慮脫氮,脫磷所需的停留時間。
4.膜組件的擺放
在MBR膜池內設置膜組件時,平面配置是為了確保MBR膜池里的活性污泥混合液能產生均勻的循環流。MBR膜組件的平面布局盡可能位于MBR膜池中央,并確保前后、左右有足夠的距離。MBR膜箱的前后左右確保300mm以上的距離空間;MBR膜箱頂部至水面(最低水位)間距離最少為500mm。
MBR膜系統的配套設備
1.鼓風機
鼓風機主要用于曝氣,為膜生物反應器(MBR)池內的微生物提供氧氣和為MBR膜系統提空氣清洗。這兩部分的總曝氣量與膜生物反應器(MBR)的總出水量之比稱為氣水比。種類選擇為回轉式鼓風機(風量小時選擇,噪聲?。?,羅茨鼓風機(風量大時選擇)
風量:膜池風量(PVDF復合膜),3.5-5.6L/平方/分鐘,膜池風量也可以按照氣水比15:1來設計,整套污水處理按照汽水比(30:1)
風壓:根據池深4m的水池,選擇40KPa的水量
2.抽吸泵
用于將MBR膜系統過濾后的水抽吸出來排放或進入下一處理單元,抽吸泵的進口與MBR膜系統的集水管相連。
流量:自吸泵流量選擇一般是產水量的1.2到1.5倍
吸程:4-6米
揚程:15-30米
材質:與水接觸部分應為SUS304不銹鋼或其他防腐材料
3.反洗泵
反洗泵用于抽吸MBR膜系統出水或自來水以完成對MBR膜組件的反沖洗,反洗泵的進口與膜生物反應器(MBR)的出水池或自來水管相連,反洗泵的出口與膜組件的集水管相連。
流量:反洗泵流量選擇一般是自吸泵產水量的1.5倍
揚程:10-15米
材質:與水接觸部分應為SUS304不銹鋼或其他防腐材料
4.儀器儀表
膜生物反應器(MBR)系統必配儀器儀表主要包括:出水真空壓力表、出水流量計、空氣流量計和液位計等。其他的如在線PH計、在線濁度儀和在線COD儀等根據用戶需要配置
5.電控系統
電控系統主要用來控制鼓風機、抽吸泵、反洗泵、和液位計等設備
①自吸泵反洗泵以及曝氣風機運行邏輯:自吸泵工作8分鐘停機2分鐘,自吸泵每工作29分鐘,反洗泵反洗1分鐘,曝氣風機常開
②交替工作運行邏輯:自吸泵一用一備每2小時切換,曝氣風機一用一備每4到6小時切換
③MBR系統高、低液位開關:水位到達高液位時報警或者或者污水提升泵暫停運行,膜池暫停進水/污水水位低于MBR組件頂部時即為低液位,自吸泵必須停止運行,避免自吸泵抽吸空氣導致泵以及膜組件損壞
④污泥回流泵用來控制膜池污泥濃度,一般污泥濃度控制在6000-8000mg/L,
高值不能超過12000mg/L
MBR膜系統的運行與管理
1.做好以下參數記錄:
膜池內:水溫、酸堿度(PH)、曝氣量、溶解氧(DO)、污泥濃度(MLSS)、污泥沉降性能(SV)、污泥黏度、剩余污泥排放量、生物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總氮(TN)、總磷(TP)
MBR出水:出水流量、真空壓力表值、濁度、懸浮物(SS)、BOD、COD、總氮(TN)、總磷(TP)
2.MBR膜組件清洗:
一、物理清洗:
(1)在線汽水擦洗:
清洗設備:鼓風機
頻率:24小時連續進行。
在運行過程中,要求自吸泵出水8分鐘,停止2分鐘進行間歇出水曝氣清洗。
(2)在線水反洗:
清洗設備:反吸泵
頻率:工作29分鐘,反沖洗1分鐘。
清洗液配方:MBR出水或自來水。
二、化學清洗:
化學清洗包括在線化學清洗和離線化學清洗(浸沒清洗),其中在線化學清洗包括維護清洗和恢復清洗。
MBR系統以有機物的堵塞為主,通常使用藥液次氯酸鈉;同時,長時間的使用也會有無機物的污堵,所以要適當用酸進行清洗;最后,由于長期運行或暫停運行的過程中,MBR膜也會受到環境中污染物的沉積、微生物的滋生及系統長時間運行的損耗物的污染,可采用次氯酸鈉或氫氧化鈉進行清洗。
(1)在線化學清洗:
1、維護清洗:
定期清除膜面的堵塞物,控制粘結層的增厚以及膜間壓差的上升,以達到穩定運行。
清洗藥劑:300-1000mg/L次氯酸鈉
頻率:建議為一周一次
清洗壓力:小于0.02MPa
藥劑用量:膜表面積×2L/㎡+配套管路體積
清洗步驟:
A.將需要清洗的膜組件停止過濾,保持鼓風機曝氣進行空氣擦洗和污泥回流,運行15min;
B.停止污泥回流并隔離膜池,停止曝氣。
C.打開藥液清洗控制閥,當反洗管路中有空氣時啟動反洗泵和打開排氣,閥在低流量下進行排氣。
D.排氣完畢后打開藥劑泵和反洗泵,將藥劑反向輸入膜絲和管路,運行1min。
E.讓藥劑繼續充滿膜絲和管路,運行30s。
F.靜置浸泡,保證藥劑與膜絲表面接觸時間5min。
G.重復步驟(5)和步驟(6)3-8遍。
H.關閉藥劑泵,啟動反洗泵用透過液方向沖洗膜絲和管路,運行1min。
I.打開膜池隔離閥,啟動污泥回流泵和鼓風機進行曝氣5min。
J.重新開始正常運行,過濾產水。
2、恢復清洗:
為清除膜片的堵塞物,使膜間壓差恢復到初期值的狀態。
清洗藥劑:次氯酸鈉3000mg/L;如果膜間壓差還是較高時,可以考慮由無機物堵塞引起,可以進行酸洗選用草酸1000-3000mg/L,檸檬酸1000-3000mg/L或鹽酸1000-5000mg/L。
頻率:建議3月/次或超過抽負壓設定值時。
清洗壓力:小于0.02MPa。
藥劑用量:膜表面積×2L/㎡+配套管路體積。
清洗步驟:
A.停止產水泵運行,鼓風機繼續運行對膜組件曝氣。進行空氣擦洗2min后停止曝氣。
B.打開藥液清洗控制閥,當反洗管路中有空氣時啟動反洗泵和打開排氣閥在低流量下進行排氣。
C.排氣后控制藥劑泵加入藥劑,正常運行反洗泵。30min內注入全部藥液,反向輸入膜絲和管道保證藥劑接觸到膜絲。
D.關閉藥劑泵和反洗泵,靜置浸泡90min,即藥液與膜的接觸總時間約為120min。
E.靜置浸泡結束后開啟反洗泵用透過液反沖運行10min。
F.以上操作結束即可正常運行產水。
(2)離線化學清洗:
為使膜間壓差恢復到初期值的狀態。
清洗周期:視使用情況3-12個月。當恢復清洗的頻率升高,需要在三個月內清洗2次,膜的工作壓力比初始壓力上升0.02Mpa時,應考慮進行離線化學清洗。
清洗藥劑:次氯酸鈉3000mg/L或堿(氫氧化鈉<2000mg/L)或酸(草酸2000-3000mg/L,檸檬酸2000-3000mg/L,鹽酸2000-5000mg/L)。
藥劑用量:完全浸沒膜組件。
清洗步驟:
A.將需要清洗的膜池停止運行過濾產水,鼓風曝氣和污泥回流繼續運行,運行時長60min。停止鼓風曝氣和污泥回流,將膜組件通過提升機或吊車取出膜池。
C.進行水力清洗,噴水洗干凈過濾膜表面附著的污泥等雜質。
D.將模組器吊入充滿清洗藥劑的清洗池中進行浸泡,浸泡時間,次氯酸鈉8-24小時,酸或堿為2小時,可能的情況下每2小時定時攪拌浸泡的清洗藥劑以達到更好的洗滌效果。
E.將膜組件取出清洗池,用清水沖洗除去膜組件上的清洗藥劑,直到PH值為7。
F.將膜組件放回膜池,連接好管路,空曝氣30分鐘后,以設計通量的30%-50%的出水通量運轉60分鐘,即可恢復正常運轉。
注意:
1、文中所述的藥劑清洗用量,根據處理水水質不同或附著物不同會有變化。
2、根據市場上不同廠家藥劑濃度差異,使用濃度也會有所變化。
3、濃度隨季節性和當時環境也會有所變化,建議可通過實驗方法確認后針對性使用。